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 | 需求牵引类科学问题属性:写什么、如何写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2-12-31

2020年开始,管理科学部结合管理科学特点,对所有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评审,围绕“原创、前沿、需求、交叉”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资助导向,开展了分类申请与评审试点。申请人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需选择科学问题属性(四种类型),同时还要撰写800字左右的摘要说明,阐明选择该科学问题属性的理由。

 

写科学问题属性的目的是阐述该项目为什么属于某种类型,而不是讲为什么要选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等,后者所讲的内容对应的是项目摘要。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撰写需求牵引类项目科学问题属性的认识和体会。与通常的讨论不同,我在论述中不仅关注到了“问题”,还特别注意到了“问题属性”。

 

在科学问题属性这部分,一般包括三段,分别是“课题描述”、“科学问题的瓶颈”和“突破瓶颈思路”。写这三段的目的是想告诉评委,从科学问题属性来讲,所申报的课题为什么属于需求牵引类。

 

在四类申请项目中,需求牵引类项目的评议重点是“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重大科学问题”等方面。对此类项目科学问题属性的阐述,就应该围绕三个方面——国家需求、技术瓶颈和重大科学问题——展开。

 

一、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属性

 

研究问题是所关注事物现状与已有理论解释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研究者对某种理论或某些理论对事物本身的解释或预测的不满意。所谓提炼科学问题是指,提出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1)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是“实践驱动可以这样来理解,需求牵引类项目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形势、环境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体系或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升级、改造及创新,此时的问题与新事物相对应,它是指原有理论认识难以胜任对新事物的建构及完善。

 

2)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是“理论构建型”与一般认识认为需求牵引类项目致力于提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路与路径不,我认为,需求牵引类项目是致力于理论构建的,是针对新实践和新问题构建的新理论。

 

3)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是“新旧对比型”需求牵引类项目是实践驱动的,它的问题应能反映出新旧实践的对比以及与此相关的原有体系及认识难以为继的原因。展示这种新旧对比及其评价,其实就是在刻画“问题瓶颈”的具体表现。

 

4)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是“方法匹配”的。只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是不够的。科学问题往往能够用规范的、广为接受的科学研究方法处理。从问题与方法匹配的角度来看,需求牵引类项目的问题在方法的选择上应是超越或优于针对旧实践的已有研究。对此,应从方法与问题匹配的角度来阐述需求牵引类项目的科学问题及其创新性(这一点在“突破瓶颈思路”上的体现最为明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